<bdo id="ommmk"><center id="ommmk"></center></bdo>
<bdo id="ommmk"><center id="ommmk"></center></bdo>
  • 當前位置: 首頁 > 年度質量報告 > 四川省綿陽農業學校 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2015-2018年) 實施方案

    四川省綿陽農業學校 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2015-2018年) 實施方案

    2017年05月22日 12:03:58 訪問量:30334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和四川省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和意見,不斷提高職業院校管理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水平,根據教育部《關于印發《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職成〔2015〕7號)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堅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以強化教育教學管理為重點,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現代職業學校制度,更新管理理念、創新運行機制、改進方式方法、提升管理水平,為基本實現職業學校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二、工作目標 
    經過三年努力,以人為本管理理念更加鞏固,學校規章制度逐步完善,辦學行為更加規范,辦學活力顯著增強,辦學質量不斷提高。依法治校、自主辦學、民主管理的運行機制基本建立,多元參與的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學校吸引力、核心競爭力和社會美譽度明顯提高。 
    1、政策法規落實到位。國家職業教育有關法規、制度及標準得到落實,質量意識普遍增強,辦學行為更加規范,學校常規管理,特別是學生、課程教學、招生、學籍、實習、安全等重點領域的管理有效加強。 
    2、管理能力顯著提升。學校章程規范建立,治理結構不斷完善,管理隊伍專業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管理手段廣泛應用,管理工作的薄弱環節全面改善,辦學活力顯著增強,實現管理規范、特色鮮明、辦學質量高、社會聲譽好。 
    3、保障機制更加完善。基本形成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自我診斷、反饋、改進機制,政府、行業、企業及社會等多方參與的學校評價機制,定期發布學校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并形成制度。 
    三.基本原則 
    ———規范辦學,激發活力。確立管理工作在學校辦學中的基礎性地位,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有關法規、制度及標準,全面規范辦學行為,不斷激發辦學活力,切實提高學校依法辦學的能力和水平。 
    ———問題導向,標本兼治。以教育教學管理為重點,針對學校常規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立知、立行、立改,對癥施治、標本兼治,全面提高學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活動貫穿,全面行動。設計和開展靈活多樣的活動,以活動促管理、以活動促落實,全員參與,全面落實。充分調動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行動計劃的實施,形成推動學校管理水平提升的良好氛圍和工作合力。 
    ———科研引領,注重長效。結合工作實際和工作特點,加強學校管理的制度、標準、評價等理論與實踐研究,引導和幫助各職能部門建立自我診斷、自我改進和自我完善的長效機制。 
    四、重點任務 
    對照《行動計劃》六大行動二十項任務的工作部署,開展專項調查研究,切實摸準自身實情,掌握教育管理方面的問題和不足,梳理影響學校管理能力的重點領域和共性問題,分析原因癥結所在,認真開展自我診斷、查找管理短板,有針對性地改進管理工作,提升管理能力。 
    (一)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 
    對照國家職業教育有關法規、制度及標準,圍繞以下重點領域,結合工作實際,全面查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治理系列活動。 
    1、誠信招生承諾活動(項目負責人:侯俊民)。加強招生政策和工作紀律的宣傳教育,面向社會公開承諾誠信招生、陽光招生,規范招生簡章,與學校相關領導和招生工作相關人員簽訂責任書,不以虛假宣傳和欺騙手段進行招生,杜絕有償招生等違規違紀現象。 
    2、學籍信息核查活動(項目負責人:林衛民)。全面落實學籍電子注冊和管理制度,嚴格執行《中等職業學歷教育學生學籍電子注冊辦法》。充分利用學生管理信息系統,加強學籍電子注冊、學籍異動、學生信息變更等環節的管理,注重電子信息的核查,確保學籍電子檔案數據準確、更新及時、程序規范,杜絕虛假學籍、重復注冊等現象。 
    3、教學標準落地活動(項目負責人:林衛民)。按照《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等文件要求,完善學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強化教學過程管理,組織開展教學計劃執行情況檢查,注重教學效果的反饋與改進,杜絕課程開設與教學實施隨意變動等現象。 
    4、實習管理規范活動(項目負責人:林衛民)。嚴格執行學生實習管理相關規定,強化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過程管理和考核評價,完善學生實習責任保險、信息通報等安全制度,維護學生合法權益,改變學生頂崗實習的崗位與其所學專業面向的崗位群不一致等現象。 
    5、平安校園創建活動(項目負責人:王興)。加強學校安全管理,落實“一崗雙責”責任制,建立健全安全應急處置機制和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體”的安全防范體系,消除水電、消防、餐飲、交通和實訓等方面的安全隱患。 
    6、財務管理規范活動(項目負責人:林述躍)。嚴格執行國家財經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學校財務管理制度;增強績效意識,夯實會計基礎工作;嚴格預算管理,強化預算約束;建立完善學校內部控制機制,強化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加強學生資助等專項資金的過程控制,規范會計行為,防止和杜絕虛報虛列、違規使用資金等現象的發生。
    (二)管理制度標準建設行動 
    要進一步完善學校章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標準和運行機制,不斷規范現代職業學校制度。 
    1、完善學校章程建設。要以章程建設為契機,加大行業、企業和社區等參與學校管理的力度,不斷完善學校治理結構和決策機制。 
    2、完善管理制度標準。以學校章程為基礎,理順和完善教學、學生、后勤、安全、科研和人事、財務、資產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標準,建立健全相應的工作規程,形成規范、科學的內部管理制度體系。 
    3、強化制度標準落實。加強對管理制度、標準的宣傳和學習,明確落實管理制度、標準的獎懲機制,強化管理制度、標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落實到位。 
    (三)管理隊伍能力建設行動 
    學校要適應發展需求,遵循管理人員成長規律,以提升崗位勝任力為重點,制訂并實施學校管理隊伍能力提升計劃,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化水平。 
    1、明確能力要求。按照國家對職業院校管理人員的專業標準和工作要求,圍繞學校發展、育人文化、課程教學、教師成長、內部管理等方面,結合學校實際和不同管理崗位特點,細化校領導、中層管理人員和基層管理人員等能力要求,引導管理人員不斷提升崗位勝任力。 
    2、加強培養培訓。以需求為導向,以能力要求為依據,科學制訂各類管理人員培養培訓方案.做到日常培訓與專題培訓相結合,在職學習與脫產進修相結合,理論學習與經驗交流相結合,不斷提升管理人員的敬業精神和業務能力。 
    3、強化激勵機制。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選拔聘用管理人員,拓展管理人員的發展空間和上升通道,形成有利于優秀管理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積極推進以崗位能力要求為依據的目標考核,把考核結果與干部任免、收入分配等結合起來,強化管理人員的職業意識,激發管理人員的內在動力。 
    (四)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動 
    以落實《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為重點,加快信息化技術系統建設,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機制,增強信息化管理素養和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1、強化管理信息化整體設計。制訂和完善數字校園建設規劃,做好管理信息系統整體設計,建設數據集中、系統集成的應用環境,實現教學、學生、后勤、安全、科研等各類數據管理的信息化和數據交換的規范化。 
    2、健全管理信息化運行機制。建立基于信息化的管理制度,成立專門機構,確定專職人員,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統應用和技術支持服務體系,保證系統數據的全面、及時、準確和安全。 
    3、提升管理信息化應用能力。強化管理人員信息化意識和應用能力培養,提高運用信息化手段對各類數據進行記錄、更新、采集、分析,提高改進學校的管理能力。 
      (五)文化育人創新行動 
    堅持立德樹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辦學理念、校園環境、行為規范、管理制度等方面對學校文化進行系統設計,充分發揮學校文化育人的整體功能。
      1、凝練學校核心文化。進一步總結、凝練、提升體現現代職教思想、職業特質、學校特色、可傳承發展的校訓和校風、教風、學風等核心文化,形成獨特的文化標識,并通過板報、櫥窗、走廊、校園群和新媒體等平臺進行傳播,發揮其在學校管理中的熏陶、引領和激勵作用。 
     2、精選優秀文化進校園。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工業文明,加強技術技能文化積累,開展勞模、技術能手、優秀畢業生等進學?;顒?,促進產業文化和優秀企業文化進校園、進課堂,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理想與職業精神。 
    3、培養學生自主發展能力。創新德育實現形式,充分利用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入黨入團、升國旗等儀式和重大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等時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廣泛組織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深入開展學生文明禮儀教育、行為規范教育以及珍愛生命、防范風險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自信心,促進守規、節儉、整潔、環保等優良習慣的養成,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 
    (六)質量保證體系完善行動 
    適應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要,不斷完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機制,建立健全全員參與、全程控制、全面管理的質量保證體系。 
    1、建立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確立全面質量管理理念,把學習者職業道德、技術技能水平和就業質量作為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重要標準,強化人才培養全程的質量監控,完善由學校、行業、企業和社會機構等共同參與的質量評價、反饋與改進機制,全面保證人才培養質量。 
    2、完善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制度。加強人才培養狀態數據采集與分析,充分發揮數據平臺在質量監控中的重要作用,自2016年起每年發布質量年度報告。 
    五、實施過程 
    (一)學習宣傳發動階段(2016.1.5—1.10) 
    組織全體校領導、中層干部集中學習《行動計劃》,形成專項文件匯編;利用教工大會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組織全體教職工學習相關政策文件;利用校園網站宣傳政策文件精神。 
    (二)問題查擺整改階段(2016.1.10—1.15) 
    校領導、中層領導、三級機構集中查擺工作中的問題,建立問題臺帳。針對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方案,并針對性地完善對應管理制度、流程。 
    (三)全面落實推進階段(2016.1.15—1.25) 
    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具體責任人,項目負責人為各項行動具體實施者,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全面推進六項行動計劃的開展。 
    (四)階段性總結評價階段(2016.1.25—1.31) 
    工作領導小組集中審查制度、職責、流程完善情況;職代會組織全體教職工對校領導、中層干部進行民主評議;紀委、督察室對職能部門管理提升工作進行全面總結、綜合評價。 
    (五)形成長效機制階段(2016.2.1起) 
    政策學習、問題查擺、自查自糾、監督指導、專項治理常態化;檔案資料建設規范化;師生參與系列化;總結提升、示范引領貫穿始終;按時間節點做好各類上報、發布及迎檢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學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實施工作,校長任組長,副校級領導任副組長,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行政辦公室),負責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實施工作的方案制訂、組織實施和工作協調。紀委負責督導檢查。相關職能部門根據工作職責具體組織開展各項活動和行動(部門工作任務分工見附件)。其他部門要主動配合、認真參與牽頭部門組織的各項活動和行動,確保行動計劃有序開展、有效落實。 
    (二)加強宣傳發動 
    全面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分層次、多形式地開展行動計劃以及國家職業教育有關政策法規和制度標準的宣傳解讀活動,領會精神實質,明確工作要求,營造輿論氛圍;創新宣傳載體和方式,在校園網站設立“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專欄,廣泛征集和宣傳優秀管理案例,典型引路,使國家有關職業院校的管理政策要求入腦、入心,不斷擴大行動計劃的參與度和影響力,形成實施行動計劃的工作合力。 
    (三)加強督促檢查 
    創新工作方法,采取實地檢查、隨機抽查、群眾評議和走訪行業企業、社區、家庭等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全面了解和掌握各部門管理工作實效,發現典型并及時予以總結推廣,發現問題并迅速進行督促整改。建立行動計劃實施進展情況簡報、情況通報、重大問題限期整改報告、跟蹤問效等制度,完善行動計劃落實情況督促檢查工作機制,確保行動計劃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四)做好檔案歸集 
    行動計劃實施過程中,相關部門要指定專人認真搜集、整理、保存檔案資料,包括有關文件、行動計劃、行動總結、會議記錄、檢查記錄、整改方案、經驗交流材料等文字資料,以及活動開展過程中形成的圖片、音像等資料,建立專項檔案。
    編輯:廖毅
    事業單位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網警110
    四川省綿陽農業學校 版權所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經營許可證  
    聯系地址: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玉龍北街21號(教育園區)
    招生專線:0816-6858777 0816-6858555
    編號:川教ZJ-20120112   蜀ICP備13002780號-1
    北京網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僅提供技術支持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